补给运输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核心机制,主要通过补给线和空中运输两种方式实现。补给线连接部队与后方基地,确保资源持续输送,若被切断会导致部队陷入瘫痪;空中补给则依赖运输机快速投送物资,适合深入敌后或补给线中断的紧急情况。两种方式需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切换,同时要注意保护运输通道安全。
部队在领地外行动时必须提前规划补给方案,否则可能因燃料或食物耗尽丧失机动能力。当部队因补给不足停滞时,可通过合并同兵种部队转移资源,或使用空投补给策略临时解决问题。城市界面中的补给页面会显示各部队资源存量,需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断供风险,尤其要注意石油和粮食的消耗速度。
运输机的使用需要严格战术配合,需提前生产并部署在空军基地。执行任务时建议安排战斗机护航,避免被敌方防空火力拦截。运输机运载量有限,优先运输关键物资如燃料、弹药,且不能搭载坦克等重型装备。陆军部队需移动到空军基地附近并通过指令进入运输机,系统会自动匹配可装载的单位。
资源分配需要战略权衡,过度补给会造成资源浪费,不足则影响作战效率。建议在安全区域建立多级物资储备点,通过仓库和运输站构建补给网络。军团城市可提供更高效的集体补给系统,成员间能互相支援资源。在敌方领土作战时,可考虑占领临时资源点实施就地取材,但需评估战场控制力。
补给系统的维护涉及全方位防御,包括基地防护、运输路线警戒和防空部署。建议在关键节点设置雷达站和防御工事,实时监控补给线状态。科研方面应优先提升运输技术和装载效率,缩短补给周期。最终成熟的补给体系需要平衡资源产出、运输效率和安全防护三要素,这是长期作战的基础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