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开采速度的核心在于优化工程舰配置、合理利用采矿平台以及减少运输时间成本。工程舰的等级直接影响采矿效率,大型工程舰的效率高于中型,中型又高于小型。优先升级或替换为更高级别的工程舰是提升产量的基础。编入AC721运输船并升级其仓储系统,可显著增加单次运输量,减少往返频率,从而缩短整体采矿周期。
采矿平台的合理运用能大幅提升开采效率。初级采矿平台仅适合过渡,建议尽早升级至中级或高级平台。高级平台不仅能降低矿点开采难度,还允许矿车直接将资源存入平台而非返回基地,极大节省运输时间。平台选址应覆盖高等级矿带,确保资源储量与开采速度匹配。平台范围内的矿点可支持多艘工程舰同时作业,进一步加快采集进度。
计划圈的摆放直接影响工程舰的移动效率。将矿点置于计划圈边缘,可使工程舰在曲率航行结束后快速抵达目标位置,减少低速巡航时间。对于远距离矿点,可先派遣高速侦查舰建立信标,再增援工程舰,利用曲率跃迁缩短航行耗时。采矿平台的建造也可结合计划圈策略,在平台覆盖区域预先部署信标,实现曲率移动与平台加成的双重收益。
金属矿是前期建设的核心需求,需优先保障开采量;晶体和重氢则在中后期消耗激增,需提前规划储备。矿区应选择金属、晶体、重氢分布均衡的区域,避免因单一资源短缺影响发展节奏。高级矿带虽储量丰富,但需匹配相应等级的工程舰与平台,否则效率反而不如低级矿区的密集开采。
工程舰的工程无人机系统应优先强化开采速度与仓储容量,引擎升级收益较低可暂缓。舰队指挥官技能若涉及采矿增益也需优先激活。离线时可将闲置军舰编入矿队并开启护盾,既能提升仓储量,也能防范潜在威胁。通过多维度优化,开采速度的质变将直接推动基地与舰队的快速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