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无常势作为三国志战略版中依赖普攻的谋士向战法,其核心兵书选择应围绕奇正相生展开。该兵书能提供约25%的连击概率,显著提升普攻频率,使战法触发次数从理论上的8回合2次增加至3-4次。配合文韬执锐等次级兵书,可进一步强化智力加成的伤害与治疗效果,形成攻防一体的循环体系。虚实系兵书中的神机先手效果,在对抗盛气凌敌等缴械控制时具有战术价值。
兵无常势的稳定性源于其被动战法特性,不受伪报以外的控制影响。即便被缴械或震慑,普攻计数仍会持续累积,确保战法必然触发。该战法每3次普攻造成240%谋略伤害并附加180%治疗率,8回合理论总收益可达1260%转化率,超越用武通神等传统谋略战法。但需注意其伤害与治疗分别计算,即使目标死亡仍会触发治疗效果,这种机制在残局对抗中尤为重要。
武将适配方面,太史慈因其自带连击特性成为最优载体,配合蛮勇非勇兵书可兼顾武力与智力成长。孙权通过坐断东南获取连击状态后同样适用,而诸葛亮、司马懿等高智力武将则能最大化伤害收益。程昱携带兵无常势时需搭配勇者得前战法,形成奇正相生+兵无+勇者的黄金三角组合,这种配置下8回合可触发4次战法效果。
阵容构建需规避盛气凌敌等缴械克制,建议搭配程普、鲁肃等提供净化的辅助武将。肉弓体系中将兵无常势置于太史慈第二战法位,配合当锋摧决可有效突破指挥型减伤。司马盾阵容中该战法作为士别三日的替代方案,在缺少核心战法时表现出色。战法触发次数与队伍续航能力正相关,因此需要配备暂避其锋、刮骨疗毒等防御手段延长战斗回合。兵书系统的深度开发为兵无常势带来质变,攻其不备与将威的组合可提升爆发上限,而诱敌之策、驰援等辅助类兵书能增强团队协同。对于红度较高的武将,可放弃部分防御属性转而追求胜战的破阵效果。